孩子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丟三落四的壞毛病?很多時候,孩子丟三落四,是因為父母平時照顧得太周全,什么事情都為孩子考慮到。導致孩子不愛整理;同時,孩子還小,可能一次性記不住各種文具玩具的擺放,這個時候,就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不斷培養(yǎng)孩子整理的習慣,來幫助孩子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。
解除孩子對父母完全的依賴心理
這是關鍵的問題。很多年輕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事務,房間中的玩具全都幫助擺放整齊,衣物也全是父母代勞整理。孩子考試,家長在考場外面等著;孩子吃飯,家長給恨不得七八歲了還給喂,怕給燙著。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產(chǎn)生了依賴心理,總覺得事事會有別人代勞。因此,只有解除孩子的這種想法,才能根治這個毛病。
讓孩子為自己買單
當孩子由于自己的原因丟失某些東西時,父母不是立馬買回一個新的給孩子,而是應該認真嚴肅的指出他的錯誤,物件的丟失是因為他自己的粗心,并讓他承擔相應的后果。失去水杯?失去了喜歡的文具和作業(yè)本?丟失喜歡的玩具?讓孩子嘗試沿著原路去找它,找一次,找兩次,找三次……但是還是找不到。沒關系,你可以再次購買,但你需要用自己的零用錢支付。孩子找的這個過程是重要的,也是孩子不斷反思的過程。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零用錢,父母會先付錢。然后用孩子自己的零用錢分期付款,孩子要用做家務來償還。所以,不整理好個人的物品,丟失了之后是要付出代價的,父母不會為孩子的錯誤直接買單。
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
培養(yǎng)孩子整理物件的習慣,在家中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地方,放上孩子的書和玩具,要求孩子把課本、練習本、玩具分類,父母也幫助孩子掛上一些布娃娃。建立一些兒童的繪畫,將這個小世界打造成兒童小世界的氛圍,吸引兒童去愛護和珍惜自己的“小世界”。用完的文具和書要及時放回原位,下次找不到那就是孩子自己的原因了。給一個固定的區(qū)域,讓孩子學會自己整理,
父母要率先垂范
父母的言行對他們的孩子有直接的影響,這種影響雖然是潛移默化的。家長看完書,往沙發(fā)上一丟,進門鞋子隨便丟往床上一躺,要求孩子的鞋子整潔,文具擺放整齊,首先家長們的鞋子不要亂丟; 要求孩子將物品放入規(guī)定的存儲空間中,需要將它們整理好; 要求孩子及時將東西放回到原來的地方,首先自己要做到。
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不是整天養(yǎng)成的,所以父母首先要檢討自己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是不是疏忽了很多。改掉一個壞習慣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,希望家長們要幫助孩子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改善問題。